圖1 志愿服務組分布與隸屬
2.2 服務項目管理
2.2.1 溫馨服務在門診
2.2.1.1 學雷鋒志愿組為主要承擔者 此項志愿服務常年不間斷,要求每位組員每年至少參加2個班次的學雷鋒志愿者門診導醫服務,每班次半天。班次由團委、志愿辦共同安排,每一次的排班,都將此后一年的志愿服務工作,進行了精確安排,所涉及到的科室負責人也都大力支持,避開了與正常工作班次的重疊,保證新職工能有參與志愿服務時間。新職工參與學雷鋒志愿服務,也能多渠道地接受醫院文化,同時加快熟悉醫院環境、布局、設施及功能,對其實際工作也有較大幫助。
2.2.1.2 老年志愿組為輔助承擔者 每位志愿者每周或每兩周參與半天的門診導醫服務。老年志愿者與青年志愿者同在一個崗位,能收到相互取長補短的效果,老年志愿者能幫助青年志愿者提高觀察、解決問題能力;青年志愿者可以幫助老年志愿者適應日異月的新型現代化自助服務儀器的使用。
2.2.1.3 實習生組是重要的補充者 實習生組參與此項服務,對學雷鋒志愿組人員的不足有補充作用。醫院志愿服務活動是醫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有利于志愿者自我價值的實踐[3];通過志愿服務活動倡導,讓醫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奉獻與服務,在為他人和社會服務中使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升華,促進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4],也可以對護理實習生的職業價值觀產生積極影響[5]。有利于他們感悟醫院文化,接受醫德及人道熏陶。
2.2.2 貼心服務在病房
2.2.2.1 安排在校學生組承擔 在不影響志愿者在校上課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服務時間,確保每人每周有半天的服務時間。服務內容是:為住院治療的空巢老人提供溝通交流、陪同檢查、閱讀報刊雜志等服務。在志愿者服務工作中注意收集病人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反饋到各相關部門,做好醫患溝通的橋梁。在目前醫患關系不太和諧的社會環境下,在校學生組在一定程度上,能發揮其獨特作用。協助護士站整理大型點滴液體、醫療文書,發放一日清單,粘貼報告單,協助做健康宣教,使醫護人員能將更多時間,用于醫護技術強的工作,成為了醫護人員的好幫手。
2.2.2.2 臨時參與社會實踐組 根據他們服務周期較短,對醫院環境不太熟悉的情況,主要安排他們做陪同檢查、閱讀報刊雜志等服務。
2.2.3 入院直通車
由實習生(護士)組承擔此項服務。
2.2.4 主題性志愿活動
2.2.4.1 各類“紀念日”活動 醫院志愿辦與相應的管理科室共同組織志愿者參與。如“學雷鋒紀念日”、“植樹節”時,組織青年組參與活動。“粉紅家園”組則主要針對乳腺癌患者定期開展志愿服務。
2.2.4.2 各“疾病日”活動 由志愿辦協同醫院相關專科,組織專業科室志愿者參與醫療服務活動,如“糖尿病日”組織內分泌志愿組人員在街頭、社區等開展醫療服務活動。
2.2.5 健康宣傳活動
專家博士組的醫務人員,技術高超,影響力大。由他們面向社會開展公益志愿服務活動,能收到不可替代的效果,同時提升了受援醫院服務能力和水平,為百姓提供了質優、價廉、便捷的醫療服務,彰顯了公立醫院的公益性[6]。根據上述特點,醫院以各黨支部為單位,每年開展活動一至兩次。
2.2.5.1 走進城市的社區、企業、部隊、學校,開展以培養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預防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咨詢等志愿醫療服務,由博士組、天使之翼組為主要承擔者。
2.2.5.2 深入縣級、鄉鎮醫院送技術,深入農村鄉鎮、田間地頭開展以培養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預防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咨詢等志愿醫療服務,由各黨支部組織黨員專家組為主要承擔者。
2.2.6 突發事件醫療救治團隊
我院志愿者積極承擔各類重大自然災害和其他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醫療救援服務,參與重大傳染病疫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志愿服務。常年備注有兩個組。
2.3 培訓管理
志愿者培訓主要針對醫院新入職員工、社會志愿者。由于其他志愿者均為醫院職工,所以,對這部分人的志愿服務培訓,主要通過醫院的文化熏陶和各項政治業務學習途徑進行。
2.3.1 志愿者的概念、志愿服務起源、背景。西方國家志愿服務;我國的志愿服務。
2.3.2 本院簡史、發展狀況、地理環境、本院文化以及我院的志愿服務開展情況。
2.3.3 具體服務內容。包括志愿服務崗位內容、崗位要求、以及志愿者日常管理流程,醫院感染基礎知識,醫患溝通技能等培訓。
2.3.4 針對不同志愿服務項目所需的特殊知識和技能所進行的培訓,屬于有針對性的志愿者繼續再教育的培訓。
2.4 日志管理
2.4.1 集中性志愿活動 對街頭大型義診、送醫下鄉等集中性志愿活動,由管理部門負責采集圖片、做文字記錄。
2.4.2 崗位活動 日常化的志愿服務崗位,如導醫、入院直通車、志愿活動在病房等,具有分散、個體性特征。所以,這類志愿活動,采用志愿者每天寫日志的方式,進行記載。
2.4.3 日志宣傳 日志由志愿者辦收集、整理,并根據不同時段的要求,選擇有典型代表意義的日志,進行公開宣傳,宣傳途徑為報刊、電臺、網絡、陳列窗等。對所有志愿日志,以自然年度為時間單元,進行裝訂成冊,以做資料留存。
3 思考
3.1 本院職工的志愿服務最好開展 社會公益志愿者服務活動,均由我院各黨支部負責組織,以在職黨員在院外開展醫療服務活動為主要方式。這類志愿服務活動好開展,得益于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
3.2 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環境已經具備 大學生有參與社會實踐的愿望[7],社會適應行為較高[8],我院面向三峽大學、三峽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的志愿者招募工作,一般都能得到積極響應,不僅報名的人數多,而且參與志愿服務工作的范圍廣、承擔的工作量大,在志愿服務中充分展現了當代青年主動熱情、樂觀奉獻的精神風貌。這部分人已經成為我院志愿服務的主力軍。
3.3 醫院退休職工的志愿服務呈現出兩重性 醫院部分身體好、境界高、意識超前的退休職工中,蘊藏有志愿服務熱情。經過醫院有關部門的動員,他們能夠積極投入志愿服務工作,并且有很出色的表現。但在社會大眾的志愿服務意識還普遍比較淡漠的環境下,來自周圍的冷言冷語,也讓這部分人的志愿熱情,時常呈現出明顯的不穩定性。今后對這類志愿者的工作,應以鞏固、發揚他們的志愿服務熱情為重點。
3.4 社會人士參與志愿服務的難度很大 我院在人員流動量很大的場所,設置了十分醒目的志愿者招募牌,面向社會人士招募志愿者,也通過網絡,進行過這類招募,還專門到社區,開展此類招募,但均極少人員相應。這表明,我國社會大眾的志愿服務工作,還處在艱難的起步階段,社會人士的志愿服務文化氛圍,還處在萌芽狀態。今后應適時適地培育現代公民意識,激發社會建設活力[9],加強志愿服務知識的普及、宣傳發動工作,探索與現階段國情、民情相適應的志愿者招募方法,加大招募力度,使這方面的工作能逐步打開局面。
總之,我院志愿服務實行集中、規范、專業化管理,做到資源共享、合理調配,完成了醫院志愿服務由活動化、節日化向常態化、人本化的轉變,拓展了醫院服務領域,滿足了病人多元化的服務需求。
參考文獻
[1] 顧琦靜,顧 斌,陸彩鳳,等.新形勢下加強醫院志愿者隊伍建設的方法和途徑[J].中國醫院,2013, 17(1):69-71.
[2] 孫巧妹,李月嬋,林偉庭.掌握醫院文化特征 加強醫院文化建設[J].現代醫院,2014,14 (1):115-116.
[3] 王 名.非營利組織管理概論[M].修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97.
[4] 符 崖,田 婧.高校志愿者社團建設創新與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培養[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0,18(3):233-235.
[5] 錢援芳.不同年級本科護生專業價值觀調查分析[J].護理學報,2010,17(4B):26-28.
[6] 周曉倩,王 青,王永鋒.提高患者滿意度 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J].現代醫院,2014,14 (1):96-98.
[7] 王雄偉.大學生社會適應行:一項群體訪談研究[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2,29(1):39-42.
[8] 王雄偉.大學生人生規劃與社會適應行為的關系[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2,29(2):97-99.
[9] 張 勤,趙德勝.論社會建設進程中志愿服務新的定位[J].中國行政管理,2013(3):44-47.
① 本網版權均屬于現代醫院雜志社,轉載、摘編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應注明"來源出處:《現代醫院》雜志社"。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如有疑問和問題請聯系現代醫院雜志社服務熱線:020-83310901 83310902
2020年,每個人心中都可能縈繞著一個問題 疫情之后,是爆發報復性反彈?還是緩慢有......
廣東省醫院各學科恢復不平衡,但總體向好 。 疫情在國內雖然被控制了,但不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