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7~2011年口腔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基本情況
年度 | 人數/n | 平均分/分 | 標準差 | 通過率/% | |
2007 | 某校 | 31 | 352.1 | 77.46 | 61.29 |
全國 | 1 913 | 376.91 | 55.52 | 73.65 | |
2008 | 某校 | 33 | 415.4 | 32.53 | 96.97 |
全國 | 2 656 | 378.72 | 55.01 | 72.97 | |
2009 | 某校 | 59 | 381.1 | 45.06 | 74.58 |
全國 | 3 023 | 390.4 | 49.58 | 74.86 | |
2010 | 某校 | 59 | 398.8 | 33.43 | 89.83 |
全國 | 3 558 | 383.8 | 47.16 | 74.42 | |
2011 | 某校 | 68 | 409.24 | 36.82 | 92.65 |
全國 | 3 846 | 396.62 | 50.24 | 81.16 |
n(%)
年度 | 總人數 | 通過 | 未通過人數 |
2007 | 31 | 19(61.29) | 12(38.71) |
2008 | 33 | 32(96.97) | 1(3.03) |
2009 | 59 | 44(74.58) | 15(25.42) |
2010 | 59 | 52(89.83) | 7(10.17) |
2011 | 68 | 63(92.65) | 5(7.35) |
圖1 2007~2011年口腔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變化圖
2.2 口腔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中按知識分類掌握率變化趨勢
該校在2007~2011年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中專業知識和公共知識掌握率呈上升趨勢,而基礎知識則無明顯變化趨勢,起伏較大,專業知識掌握率較高,集中在70%水平。趨勢性檢驗分析,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公共知識掌握率在2004~2009年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圖2)。
表3 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公共知識掌握率(%)及趨勢檢驗結果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Z | p | |
基礎知識 | 47.56 | 61.48 | 48.63 | 53.04 | 59.97 | 1.039 5 | 0.298 6 |
專業知識 | 61.44 | 72.12 | 65.34 | 70.78 | 72.42 | 1.402 8 | 0.160 7 |
公共知識 | 56.38 | 57.66 | 55.97 | 60.34 | 61.57 | 0.837 8 | 0.402 1 |
圖2 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公共知識掌握率變化圖
2.3 口腔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中基礎知識各學科平均掌握率變化趨勢
該校在2007~2011年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中基礎知識科目相對多,掌握率變化相對復雜,生物化學、藥理、微生物、免疫、口腔組織病理等學科的掌握率變化沒有統計學意義,而口腔解剖p值小于0.05,有統計學意義,呈逐年升高趨勢(見表4,圖3)。
表4 基礎知識各學科掌握率(%)及趨勢分析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Z | P | |
生物化學 | 43.46 | 54.75 | 41.86 | 40.34 | 42.79 | -1.001 9 | 0.316 4 |
藥理 | 51.83 | 61.31 | 49.86 | 63.70 | 62.87 | 1.567 4 | 0.11 7 |
微生物 | 56.01 | 66.36 | 64.92 | 60.51 | 71.91 | 1.709 | 0.087 4 |
免疫 | 25.51 | 60.61 | 37.63 | 37.80 | 44.12 | 0.926 | 0.354 4 |
口腔解剖 | 49.71 | 64.49 | 60.38 | 66.44 | 70.68 | 2.864 5 | 0.004 2 |
口腔組織病理 | 52.42 | 60.52 | 46.61 | 54.29 | 55.06 | -0.060 3 | 0.952 |
圖3 基礎知識各學科掌握率變化圖
2.4 口腔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中專業知識各學科平均掌握率變化趨勢
該校在2007~2011年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中專業知識掌握率相對高,波動較小,臨床綜合掌握率較低一些,其他科目掌握率基本高于60%(見表5,圖4)。
表5 專業知識各學科掌握率(%)及趨勢分析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Z | p | |
口內 | 67.26 | 75.67 | 72.94 | 80.47 | 76.04 | 1.621 8 | 0.104 9 |
口外 | 59.65 | 72.17 | 66.28 | 64.95 | 69.96 | 0.898 5 | 0.368 9 |
口修 | 63.59 | 73.97 | 68.28 | 71.04 | 69.92 | 0.667 4 | 0.504 5 |
口預 | 53.76 | 68.24 | 61.36 | 59.05 | 67.51 | 1.192 8 | 0.233 |
臨床綜合 | 50.27 | 58.84 | 52.97 | 53.67 | 59.07 | 0.79 | 0.429 5 |
圖4 專業知識各學科掌握率變化圖
2.5 口腔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中公共知識各學科平均掌握率變化趨勢
該校在2007~2011年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中公共知識中的衛生法規、醫學倫理、醫學心理和預防醫學掌握率變化比較大,無明顯規律,沒有統計學意義(見表6,圖5)。
表6 公共知識各學科掌握率(%)及趨勢分析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Z | p | |
衛生法規 | 51.38 | 50.61 | 76.12 | 62.56 | 57.09 | 1.5058 | 0.1321 |
預防醫學 | 52.76 | 60.91 | 47.32 | 59.46 | 62.75 | 1.1824 | 0.237 |
醫學倫理 | 70.65 | 72.35 | 58.38 | 56.50 | 67.49 | -1.4706 | 0.1414 |
醫學心理 | 54.19 | 47.73 | 42.03 | 61.36 | 61.18 | 1.75 | 0.0801 |
圖5 公共知識各學科掌握率變化圖
3 討論
該校畢業生2007~2011年綜合筆試平均分總體呈上升趨勢,2007年最低,2008年最高,2009~2011年的平均分是逐年增加,2007、2009年平均分低于全國平均分,其余3年高于全國平均分。該校口腔專業第一屆畢業生產生于2004年, 2007年為第三屆畢業生參加全國考試,當時屬于新辦專業,教學質量有欠缺,隨著學校的重視,投入加大和臨床教學的積淀,慢慢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學質量近幾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3.1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臨床教學資源,保障教學質量
根據該校兩校區臨床教學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兩地辦學的區域優勢,按照“一校兩區、相對獨立、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管理原則,盤活東莞校區教學。由于東莞校區暫時沒有附屬醫院,教學資源較少,臨床師資不足,可利用湛江校區附屬醫院的優勢和東莞地區教學醫院的優勢,安排附屬醫院的醫生到東莞校區進行臨床授課,同時加強教學基地建設,充分利用周邊醫院資源[2]。
3.2 優化課程結構,改進授課內容和方法,促進與口腔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接軌
對課程結構進行整體優化和改革創新,以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為核心,對課程設置要合理銜接,保證知識體系的連續性、系統性、完整性。按照該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使課程改革更符合實用型口腔醫學人才的最佳知識結構,課程體系為公共基礎課程群、醫學基礎課程群、臨床醫學專業課程群、口腔專業基礎課程群和口腔專業臨床課程群等五大模塊課程群,新的課程體系應更符合口腔專業人才的需要[3]。
采用符合現代教育原理和口腔醫學專業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引入PBL等教學方法[4],以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創造能力,培養其自學能力,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注重臨床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早接觸臨床,促進教學與口腔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接軌[5]。
3.3 注重學生臨床實踐技能培養
一方面加強周邊教學基地建設,利用醫院豐富資源,一方面加強實驗室的建設,依托現有口腔醫學實驗室的條件進行擴展、補充、優化,建設現代化的實踐教學基地[6]。口腔醫學實驗室采用新的管理模式,統一安排和學生自主管理相結合,逐步建成全面開放的實驗室,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增加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口腔醫學專業學生操作技能,實現口腔醫學專業學生技能操作標準化[7]。實行實習準入制度,實習前強化技能培訓,嚴格考核,通過考試才能進入臨床實習。
3.4 加強公共知識、基礎知識相關課程教學,重視人文素質培養
該校畢業生公共知識和基礎知識部分掌握率相對較低,人文素質有待提高。這和學生不太重視相關知識,一些學科如免疫學、生物化學相對難以理解,在其后期的學習中結合應用比較薄弱有關。在對學生進行口腔臨床教學的過程中,應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內容,注重這幾方面知識的教育,與口腔臨床相關課程交叉滲透教學[8],使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有利于醫學科學與人文的融合交匯,促使學生重視各方面知識的學習,同時也指導臨床實踐,促進核心價值體系的培養[9]。
3.5 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模式
根據2009年頒發的《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加強醫學教育工作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精神,在臨床教學中,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注重臨床思維、人文思想、整體醫學觀的培養和訓練,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模式[10],加強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畢業后能通過自我充電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國家醫療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歐新榮,吳林艷,梁銀輝,等.從執業醫師技能考試談口腔醫學教育[J].醫學臨床研究,2006,23(9):1515-1516.
[2] 王 娜,蔡定彬,吳進軍,等.臨床見習“5 + 5” 模式和傳統模式對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效果的比較研究[J].當代醫學,2010,16(28):157-159.
[3] 謝廣平,孟祥勇.基于國家執業醫師考試的口腔修復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34(1):113-115.
[4] 陳 光,余占海,殷麗華.PBL教學法在口腔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3):142.
[5] 王曉玲.口腔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22(3):281-282.
[6] 周靜萍,王 云,余結根,等.培養應用型口腔醫學人才的實驗教學改革[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 (6):1121-1123.
[7] 王樹文,余海波,敖秋月,等.口腔實驗教學的改革實踐[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 (1):121-123.
[8] 盧 禮,譚穎徽,裘松波,等.以執業醫師考試為導向的口腔醫學臨床實習教學改革[J].醫學研究雜志,2012,41 (10):195-197.
[9] 趙 君.醫學中科學與人文“雙向”發展的實踐探析及價值內涵[J].現代醫院,2014,14 (5):106-108.
[10] 羅艷俠,高文,郭秀花.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成績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8(12):840-842.
① 本網版權均屬于現代醫院雜志社,轉載、摘編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應注明"來源出處:《現代醫院》雜志社"。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如有疑問和問題請聯系現代醫院雜志社服務熱線:020-83310901 83310902
2020年,每個人心中都可能縈繞著一個問題 疫情之后,是爆發報復性反彈?還是緩慢有......
廣東省醫院各學科恢復不平衡,但總體向好 。 疫情在國內雖然被控制了,但不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