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1 遠程醫療系統技術架構圖 廣州市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遠程醫療系統是在國家標準規范體系、安全保障體系和運維服務體系基礎上建設的,具有安全、實用、先進、易維護、可擴展等特點。同時系統在遵循IHE XDS/XDS-I、DICOM、HL7等國際通用標準基礎上與現有信息系統進行了集成,進一步完善了《廣州市衛生業務信息基本數據集》,形成了廣州市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遠程醫療業務規范。
具體來說,廣州市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遠程醫療系統建設具有如下特點:
①形成了醫療機構“即插即用”的遠程醫療解決方案,以縮短醫院遠程醫療系統的建設周期、減少建設投資,降低日常的運營管理費用,并且保證相關技術方案能不斷完善和升級。
②整個系統采用SOA架構,具有高度的靈活性、擴展性、開放性。
③整個系統基于B/S模式開發,方便軟件的升級、部署與維護。
④會診終端軟件包提供各種第三方系統的標準接口或定制接口,可以廣泛的接入院內已有的醫療信息系統,實現病人資料的共享。
⑤基于數字證書的安全認證機制可以充分保證病人資料與會診信息的安全傳輸。
⑥系統可以運行在各種網絡環境。[2]
2.3 主要功能 廣州市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立的遠程醫療服務子平臺主要以遠程會診系統為核心系統。該系統的核心功能模塊主要包括遠程會診、遠程教育、遠程數字資源共享、視頻會議、遠程診斷、遠程監護以及遠程預約等,具體如圖2-2所示。
2.4 應用模式 廣州市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遠程醫療系統已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州市花都區花山鎮衛生院等聯網醫療衛生機構上線啟用。其中,遠程會診、遠程教育、雙向轉診及遠程預約是目前最常用的遠程醫療服務應用模式,取得較好的應用成效。
①遠程會診系統
遠程會診系統是醫生通過對遠地患者圖像和其它信息進行分析做出診斷結論的一種新型醫療模式。通過該系統,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通過對花都區花山醫院或其它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患者圖像、電子病歷等其它信息進行分析做出診斷結論,系統采用同步交互方式,影像圖像及患者其他相關信息實現統一存儲,遠程會診服務中心是整個遠程會診系統的核心,遠程會診終端通過政務網接入會診中心,使用Web瀏覽器瀏覽會診中心主頁,進行遠程會診申請、遠程會診專家資訊查詢、遠程醫療會診申請、遠程醫療會診取消、遠程醫療會診申請答復、遠程醫療會診資料傳輸等功能,同時遠程會診服務中心還設立了會診數據庫,基層醫療機構可通過接口方式或人工導入HIS和PACS系統會診患者的完整病歷數據和影像數據,為了能使多位異地的醫生對某個患者病歷數據進行會診討論,系統還支持多對多的會診模式,實現多個專家之間的交流討論的功能;
②遠程教育系統
遠程教育是通過遠程通訊網絡提供教育材料,根據醫學遠程教育的要求,支持文檔和圖像共享的視頻會議系統,系統可根
圖2-2 遠程會診系統功能模塊圖
據實際需要進行點對點或點對面的通訊,并具備在線討論及離線繼續教育等功能。
花山鎮衛生院各科室的醫生可以通過遠程醫療系統積極參與到遠程醫療活動中來,與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學專家保持經常性溝通。在遠程會診中學習、在遠程培訓中學習、在專家指導下的實踐中提高自我,通過再學習、再實踐、再提高,使經驗、知識積少成多,從而使花山醫院的重點科室能力增強,使較弱的基層科室能力建設得到明顯提高。
由于能夠經常與優秀的醫學專家進行互動溝通,醫技、臨床等相互關聯、緊密配合的各科室醫生能夠在知識、經驗、技能方面都得到提高,醫院內部的綜合能力將得到提升。原先不認識的疾病、診斷不清的疾病、不會治的疾病能夠得到較好解決,從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醫患矛盾、緩和醫生們因不能得到更多學習機會而形成的對醫院的不滿情緒、增強醫生們救治疑難、危重病人的信心,提升醫生們對工作環境的滿意度,安心工作,潛心鉆研診療技術,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從整體上提高醫院的診療水平。
③雙向轉診和遠程預約
雙向轉診和遠程預約是在廣州市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已有的雙向轉診、預約掛號等協同應用基礎上,針對遠程醫療業務的需求,與遠程醫療系統實現整合及升級,方便醫療衛生機構在遠程診斷過程中直接為患者進行預約轉診,如在花山鎮衛生院的醫生可以在醫生工作站直接為符合轉診要求的患者預約市內的大型醫院。基層醫院的醫生通過該系統對轉診到大型醫院的治療情況進行跟蹤、隨訪。大型醫院則可以通過系統將確診后的慢性病患者或手術后的康復患者轉至基層,促進建立“大病進醫院,康復在社區”的雙向轉診診療模式,從而達到方便市民,服務于市民的預期效果 [3] 。
3 結束語
廣州市遠程醫療系統是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構建的,具有開放、安全、易維護、可擴展等特點的區域遠程醫療服務平臺。與傳統的遠程會診系統相比,該系統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進行構建,實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健康數據的實時采集,并通過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形式,實現會診醫生間的實時患者數據的交流,實現對不同患者的同時實時觀察、溝通和治療。
廣州市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遠程醫療系統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州市花都區花山鎮衛生院等試點實施取得較好成效,優化了原有的會診、轉診等醫療服務模式,使得聯網大型醫院的優質資源得以共享共用,提高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實踐表明這種由政府引導、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構建的遠程醫療系統建設模式具有優越性,值得在全市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駱華偉,等.遠程醫療服務模式及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45-47.
[2] 金桂秋,等.遠程醫療的現狀及未來應用方向分析[J].西南國防醫藥,2011,11(3):211-213.
[3] 李蘭娟,等.遠程醫療服務模式及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32-38.
① 本網版權均屬于現代醫院雜志社,轉載、摘編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應注明"來源出處:《現代醫院》雜志社"。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如有疑問和問題請聯系現代醫院雜志社服務熱線:020-83310901 83310902
2020年,每個人心中都可能縈繞著一個問題 疫情之后,是爆發報復性反彈?還是緩慢有......
廣東省醫院各學科恢復不平衡,但總體向好 。 疫情在國內雖然被控制了,但不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