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護理安全事件報告表
1.3.2 服務器環境 程序服務器系統: 操作系統是Windows Server 2008,運行環境是Tomcat 6.0 4-jdk1.6;數據庫服務器系統:操作系統是Windows Server 2008,運行環境是ORACLE數據庫。
1.3.3 客戶端運行環境 軟件所要求的硬件設備的最小配置為:處理器:PIII 800 MHz;內存:512 M;硬盤空間:2 G;操作系統:Windows 2000、Windows XP。
1.4 系統功能
管理者打開頁面即可看到最新填報的安全事件上報表,所有安全事件上報內容可全部字段導入Excel數據庫,可根據事件錄入字段實現統計分析,自定義導出報表。也可導入SPSS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或相關性分析[1]。
1.5 應用
1.5.1 應用前培訓 系統開發完成后,在應用前需要通過測試,由護理部與計算機中心聯合組織全院護理人員舉辦專題培訓班,由專業的工程師作為培訓師進行面對面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從打開界面-具體操作流程-操作注意事項-上傳流程等,并對使用信息系統教學的PPT給各個單元,上線3個月內,有專職工程師電話答疑或現場指導[1]。
1.5.2 質量持續改進 針對信息化管理護理安全事件系統與非懲罰性的護理安全事件報告制度,增強護理人員的前瞻性防控意識。以前護理人員因為恐懼被處罰,缺乏對瞞報不良事件所產生的安全隱患意識。而管理者對發生不良事件的當事人和科室通常采用點名批評、懲罰的方式處理,這樣的方法對持續改進效果不佳,還讓很多潛在的風險被人為的隱藏了[2]。我院目前的信息化管理護理安全事件報告系統+非懲罰性的護理安全事件報告制度,以鼓勵護士及時上報護理安全事件,以便在第一時間了解院內的安全隱患并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2]。要求科室發生護理不良事件,要及時完成網報,普通不良事件24小時內要完成逐級審報,直至上報到護理部,緊急、突發事件可即時電話上報,隨后再進行網報,6小時內必須上報到護理部。對所有上報的護理安全事件要進行及時分析、討論、查找原因、分析其原因,并根據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每月進行一次匯總全院的護理安全事件報表,經我院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分析討論,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全院分享,真正做到了安全隱患的早發現、早處理。從而改進工作制度、工作流程等有關的運作機制。
1.6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統計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2檢驗,以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信息化管理實施后6個月,上報護理安全事件共432例,其中護理不良事件421例,占975%,杜絕不良事件11例,占2.5%,無漏報或瞞報,隨機抽取110名護士,對信息化管理的好評率為95.4%,15名護理管理者,對信息化管理的好評率為933%。實施前6個月發生護理安全事件共471例,上報439例,其中杜絕不良事件3例,占0.6%,護理不良事件436例,占926%,漏報或瞞報32例,占6.7%。實施后杜絕不良事件數明顯升高,上報數據真實,無漏報或瞞報,平均上報時間明顯縮短,實施后與實施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本研究采用的信息化管理是在原本管理基礎上,將計算機管理系統加入護理安全事件管理的一種運作系統。目前醫院臨床工作量大,護士人手少,在面臨大量的工作量時,難免發生錯誤,而護理人員因恐懼被處罰和點名批評,缺乏對瞞報不良事件所產生的安全隱患意識。管理者對發生不良事件的當事人和科室通常采用點名批評、懲罰的方式處理,而信息化管理的實行,是采用計算機代替了繁瑣的需人工錄入的文字材料,不僅方便快捷,而且各條目清晰明了。其優點表現為以下幾方面:①節省了大量的紙張,節省了大量的檔案儲存空間,院內文本運輸幾乎無消耗。②信息化管理實施前,不良事件的上報主要是通過書面報告人工傳遞,在信息管理實施后,通過網絡填寫,管理人員查閱較為簡單,同時增加了上報的及時性,提高了工作效率,變靜態管理為動態管理,促進了工作效率的提高,避免了節假日護理安全事件發生后的上報延遲。而紙質資料匯總、統計相對不易,反之由計算機系統自動生成的總表,有效地節省了工作量[4]。③信息化管理在護理安全事件中帶來的優勢并不僅于此,工作量的節省,工作環境的優化,帶來的是工作人員生理上的解放。而信息化管理的權限設置,具有較高的保密性,使上報文件加密后,僅其直線上級人員可逐層審閱,護士的隱私得到了良好的保障,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相同的事件不再發生[5],真正做到了安全隱患的早發現、早處理。由此,可鼓勵護理人員主動上報,爭取到護理人員對院內安全工作的主觀支持。④建立橫向滲透管理機制。傳統的管理是以醫院對各科室的縱向管理,缺乏科室間的相互交流、缺乏橫向滲透,因此常常出現類似的安全隱患在不同時間、不同的科室發生。信息化管理實施后,可對收集的數據分類自動整理,管理層對短時間頻繁發生的不良事件可及時反饋,增加了科室間的橫向交流。
本研究結果表明,開展信息化管理護理安全事件報告系統與非懲罰性的護理安全事件報告制度,增加管理效率,減少漏報、誤報、瞞報等情況發生的概率,并且臨床護理人員與護理管理人員總體滿意度較好。說明信息化管理系統是在維護護理人員以及管理人員實施的一種成功的管理方法,有效的護理安全事件上報、方便的采集、保密的傳輸過程、快捷的整理,使相關人員可迅速地認識到院內護理安全系統不足所在,并對相關規范進行針對性修改,做到短期內的持續發展[6]。可為長期發展策略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史婷奇,陳湘玉,陸勝美,等. 護理安全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 護理學雜志,2012,27(21):6-8.
[2] 肖 爽,趙慶華,肖明朝,等. 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在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2011,25(8):726-727.
[3] 阿孜古麗·買買提,江靜云,弓學年,等. 信息化管理在護理崗位技術考核中的應用[J]. 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0):887-888.
[4] 王利麗,孫 燕,葉文琴,等. 手術室護士績效考核的信息化管理[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23):2816-2817.
[5] 許 玲. 護理信息化管理中常見差錯分析及管理對策[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9):95-96.
[6] 崔鳴歐,楊方英,吳婉英,等.醫院信息化管理中護理信息小組的建立與實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6):68-69.
① 本網版權均屬于現代醫院雜志社,轉載、摘編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應注明"來源出處:《現代醫院》雜志社"。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如有疑問和問題請聯系現代醫院雜志社服務熱線:020-83310901 83310902
2020年,每個人心中都可能縈繞著一個問題 疫情之后,是爆發報復性反彈?還是緩慢有......
廣東省醫院各學科恢復不平衡,但總體向好 。 疫情在國內雖然被控制了,但不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