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91 069例出院病人疾病構成及因素類型
順位 |
系統疾病 |
出院人數 |
出院人數 構成比(%) |
累計 構成比(%) |
因素 類別 |
性別比 (男:女) |
死亡病人 | |
人數 | 構成比(%) | |||||||
1 | 循環系統 | 12 709 | 14.0 | 14.0 | A 0%~80% | 1∶ 0.558 | 108 | 24.88 |
2 | 腫瘤 | 11 394 | 12.5 | 26.5 | 1∶ 1.237 | 71 | 16.36 | |
3 | 消化系統 | 9 426 | 10.4 | 36.9 | 1∶ 0.561 | 35 | 8.06 | |
4 | 呼吸系統 | 9 328 | 10.2 | 47.1 | 1∶ 0.519 | 44 | 10.14 | |
5 | 泌尿系統 | 8 731 | 9.6 | 56.7 | 1∶ 1.282 | 9 | 2.07 | |
6 | 損傷與中毒 | 7 431 | 8.2 | 64.9 | 1∶ 0.483 | 78 | 17.97 | |
7 | 影響健康狀態 | 5 444 | 5.9 | 70.8 | 1∶ 1.104 | 0 | 0.00 | |
8 | 傳染和寄生蟲病 | 4 702 | 5.2 | 76.0 | 1∶ 0.542 | 32 | 7.37 | |
9 | 妊娠、分娩和產褥期 | 4 682 | 5.1 | 81.1 | B 80%~90% | 3 | 0.69 | |
10 | 眼和附器疾病 | 2 546 | 2.8 | 83.9 | 1∶ 0.804 | 0 | 0.00 | |
11 | 內分泌系統 | 2 460 | 2.7 | 86.6 | 1∶ 1.218 | 5 | 1.15 | |
12 | 肌肉骨骼疾病 | 2 386 | 2.6 | 89.2 | 1∶ 1.246 | 12 | 2.76 | |
13 | 起源于圍產期 | 2 269 | 2.5 | 91.7 | C 90%~100% | 1∶ 0.655 | 10 | 2.30 |
14 | 神經系統 | 1 737 | 1.9 | 93.6 | 1∶ 0.732 | 8 | 1.84 | |
15 | 先天畸形 | 1 710 | 1.9 | 95.5 | 1∶ 0.669 | 8 | 1.84 | |
16 | 癥狀體征不可分 | 1 222 | 1.3 | 96.8 | 1∶ 0.713 | 7 | 1.61 | |
17 | 皮膚和皮下組織疾病 | 1 148 | 1.3 | 98.1 | 1∶ 0.681 | 3 | 0.69 | |
18 |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 | 823 | 0.9 | 99.0 | 1∶ 0.936 | 1 | 0.23 | |
19 | 精神、行為障礙 | 564 | 0.6 | 99.6 | 1∶ 1.065 | 0 | 0.00 | |
20 | 耳和乳突疾病 | 357 | 0.4 | 100.0 | 1∶ 0.994 | 0 | 0.00 | |
合計 | 91 069 | 100.0 | 1∶ 0.863 | 434 | 100.00 |
圖1 91 069例出院病人疾病構成帕累托圖
例, 15~44歲2 010例,45歲以上5 986例。主要疾病:食管、胃、十二指腸疾病病人達1 959例,膽囊、膽道和胰腺疾病1 659例,疝氣1 354例,腸炎及腸其他疾病達1 421例,肝疾病1 106例。運動少,膳食不合理易導致消化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疾病的發生[7-8],現代人工作緊張、生活節奏快、精神負擔重,長此以往處于身體、情緒的雙重亞健康狀態下,容易引發胃腸道功能障礙。建議45歲以上人群定期進行胃腸道體檢。
3.4 呼吸系統疾病居第4位 主要年齡段:14歲以下4 105例,15~44歲1 303例,45歲以上3 920例。主要疾病:以肺炎3 577例,14歲以下2 581例占該病的722%;急性呼吸道感染1 619例,14歲以下1 338例占該病的826%;慢性阻塞性肺病1 826例,年齡為45歲以下1 654例。因此,14歲以下的兒童要預防感冒增強體質,以減少肺炎、支氣管炎等呼吸道感染的發病。45歲以上的公民,特別是男性公民應加強鍛煉、少抽煙,以減少阻塞性肺病的發病。目前,世界公認的控制慢病最有效手段是在規范化治療的基礎上,以生活方式管理為重點的綜合防治措施,即慢病管理[9-10]。
3.5 沁尿生殖系統疾病位居第5位 女性居多。主要年齡段:15~44歲3 172例,45歲以上5 060例。主要疾病是女性盆腔器官疾病及尿結石。這與女性生殖器官生理特性有關,因此,為配合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加強婦女兒童的保健,開展多層次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尤其是要針對基層婦女的生殖健康管理,不斷提高我國婦女的生活質量。[11]
3.6 損傷與中毒位居第6位 男女性別比例1∶ 0483,男性患者14歲以下704例,15~44歲2 128例,45歲以上2 176例。該系統疾病死亡人數78例,占全院死亡人數的1797%,位居第二位。運輸事故2 195,意外事故4 548,加害136例,自害114例,異物損傷244,燒傷241例。提示人們特別是男性同胞,應重視防患意識,注意交通安全和生產安全,使損傷與中毒低到最低限度。
3.7 影響健康狀況位居第7位 主要年齡:14歲以下312例,15~44歲1 568例,45歲以下3 564例。由于腫瘤病人逐年增多,放化療病人同時增多;隨著康復醫療技術的進步,來院接受康復治療的骨科病人、腦疾病后遺癥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3.8 某些傳染病和寄生蟲病位居第8位 主要年齡:14歲以下2 271例,15~44歲839例,45歲以上1 592例。主要疾病:皮膚和粘膜損害的病毒性感染,如手足口病、水痘、帶狀皰疹;腸道傳染病,如細菌性腹瀉;結核病940例、病毒性肝炎432例。應注意飲食衛生,減少病從口入。
3.9 妊娠、分娩和產褥期疾病位居第9位 其中順產813例,剖腹產1 693例,異位妊娠610例,醫療性流產384例。患者年齡15~44歲居多。
3.10 眼和附器疾病居第10位 2013年白內障住院的病人達1 608例,占該系統出院病人的632%,年齡段60歲以上較多,這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工晶狀體問世,白內障手術方法質的飛躍,解決了病人工作和生活視力困難、閱讀不方便的問題密切相關。
3.11 內分泌、營養和代謝位居第11位 主要年齡段為15歲以上2 412例。主要疾病:糖尿病1 385例,甲狀腺疾病884例,占該系統出院病人數的563%、359%。糖尿病在2011年本院出院病人單病種前十位疾病順位及構成中順位第九位,2012年上升到第八位,2013年上升至第六位,這說明糖尿病患者日漸增多,已成為本地區人群身體健康的主要“殺手”,同時應加強糖尿病的規范診療及多科室相互協作,普及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屬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加強對患者并發癥的早期預防。
3.12 肌肉骨骼疾病位居第12位 主要年齡段:45歲以上1 616例。主要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324例,以女性為主,占結締組織疾病653%。背部疾病901例,脊椎病540例占600%,椎間盤疾病286例占3170%。現今社會由于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頸椎病的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我國60%~80%的人在不同的時期患有各種不同類型的腰背痛,且呈逐年增高的趨勢。因此,預防頸椎病要從年輕時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杜絕不良習慣,堅持保健鍛煉。
4 討論
帕累托圖主要是利用數理統計方法對事物、質量問題進行排隊,從而能夠找出主要矛盾,為今后解決問題提供更加可靠的參考依據,本組采用帕累托圖分析本院2013年出院病人主要病種、多發病種的構成情況,本院前十二位疾病構成占892%,說明本地區疾病病種比較集中。因此,這些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護理應為本地區衛生工作的重點。尤其是循環系統疾病、腫瘤、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醫院在社會群體中的地位和聲譽關系到醫院的生存和發展,面對日益加強的醫療競爭,應善于分析研究醫療市場,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尋找和把握機遇。根據病人疾病構成分析,大力發展建設有專科特色的現代化綜合醫院,加強專科內涵建設,加大科研及臨床新業務、新技術的投入,強化服務意識,不斷更新服務理念和提升服務能力來促進醫院管理,進一步提升醫院的人文氛圍。由名醫專家來帶動引領整個醫療團隊的整體發展。隨著醫學科學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醫療服務和醫療水平的要求也不斷增強,作為專科特色鮮明的綜合性醫院,努力挖掘潛力,充分發揮專科優勢,利用多層面多角度的合作來延伸業務,把專科文章做足做精,在心血管專科、腫瘤專科、消化系統專科等領域做強做大。借助外力,開闊視野,盡快提高業務水平和科研能力,借鑒先進管理模式,引進先進的技術,完善優化醫院服務流程,推行人性化專科服務,滿足各層面患者的需求,提高群眾滿意度,從而提高社會影響力。
帕累托圖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一般因素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為符合客觀實際情況,適時的更新帕累托圖。通過帕累托圖分析找到本地區主要病種、多發病種,從而實現有針對性的早期預防和及時治療,加強主要病種和多發病種的診治管理和護理管理,從而將主要病種、多發病種轉化成一般病種,實施并完善實時動態數據監測系統,以引起疾病監控部門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唐春愛.22 477例出院病人疾病構成帕累托圖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08,15(4):346-347,350.
[2] 嚴麗萍. 22 239例出院病人疾病構成帕累托圖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04(4):378-379.
[3] 張美媛,夏經明,肖桂嬌.366例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統計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08,15(2):191-192.
[4] 何鐵梅,李昌東.我院2008~2010年惡性腫瘤住院病例統計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3,30(4):607-608.
[5] 金海英,全貞玉,韓春姬.12年惡性腫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構成特征與變化趨勢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3,30(3):393-394.
[6] 方 亞,胡海蘭.女性乳腺癌危險因素及變化[J].中國衛生統計,2009,26(3):241-243,246.
[7] 龔幼龍.社會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26.
[8] 李 明,尹 芳.應用帕累托圖分析的22 518例出院老年病人疾病構成[J].中國病案,2011,12(4):61-62.
[9] 王維民.綜合性醫院啟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服務的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11(6):63-64.
[10] 鄒曉旭,方鵬騫.湖北省縣級公立醫院住院患者疾病構成及順位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3,30(6):917-919.
[11] 梁紅爛,關鳳嬌,李秀芬,等.基層婦女生殖健康自我認知能力現狀的調查[J].現代醫院,2013,13(6):154-155.
① 本網版權均屬于現代醫院雜志社,轉載、摘編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應注明"來源出處:《現代醫院》雜志社"。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如有疑問和問題請聯系現代醫院雜志社服務熱線:020-83310901 83310902
2020年,每個人心中都可能縈繞著一個問題 疫情之后,是爆發報復性反彈?還是緩慢有......
廣東省醫院各學科恢復不平衡,但總體向好 。 疫情在國內雖然被控制了,但不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