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早餐習慣的干預對控制血糖水平的影響
【】2015-07-24 點擊次數 次
基金項目: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1300000175)
湯海南 孔令敏 陳維東 戴淑華 李 平 陳雪平:廣東江南醫院 廣東廣州 510300
通訊作者:孔令敏
老年糖尿病患者早餐習慣的干預對控制血糖水平的影響
湯海南 孔令敏 陳維東 戴淑華 李 平 陳雪平
AFFECT OF BREAKFAST HABIT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O CONTROL BLOOD SUGAR LEVELS
TANG Hainan, KONG Lingmin, CHEN Weidong, et al
【摘 要】 目的 探討廣州飲茶早餐食譜控制對有飲廣州早茶習慣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保健作用。方法 對有飲廣州早茶習慣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早餐食譜熱量控制,體重≥60 kg者早餐食譜熱量控制在1 608~1 796 kJ(1705±57),體重<60 kg者早餐食譜熱量控制在1 430~1 617 kJ(1 501±49),應用兩樣本均數比較的假設檢驗比較分析患者飲茶早餐食譜控制前及控制后第10天的空腹與早餐后30、120 min的血糖水平。結果 18位有飲廣州早茶習慣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未控制飲食前的空腹與早餐后30、120 min的血糖水平(mmol/L)均值分別為 (865±315)、(1253±304)和(1164±584),控制早餐食譜后第10天后其在相同檢測時間點檢測的血糖水平均值分別為(806±215)、(1107±278)和(873±337)。經頻率-頻率圖示法(P-P plot)分析顯示各時點血糖水平服從正態分布,經t檢驗顯示:控制前及控制后第10天的空腹血糖水平無統計學差異(t=1114,p=0281),控制后早餐30、120 min的血糖水平則顯著低于控制之前(t、p值分別為2430、0026和2879、0010)。結論 對有飲廣州早茶習慣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飲茶早餐食譜的熱量攝入進行控制有助于降低血糖。
【關鍵詞】 糖尿病,老年,血糖監測,飲食治療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5.06.06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因機體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學作用障礙而引起的以血葡萄糖增高為共同特征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可使機體呈現持久的高血糖狀態,導致眼、腎、神經及心血管等臟器的長期損害、功能不全乃至衰竭,據估計目前全球約有3.36億DM患者,對人類的健康危害極其嚴重,被WHO確定為人類的四大主要非傳染性疾病之一[1]。目前,人們尚未找到根治DM的辦法,飲食療法作為DM綜合治療措施之一,可謂DM治療的基石,人們對DM患者的科學飲食也一直在進行廣泛深入的探索[2-3]。但飲食療法需要患者終身持之以恒,因此對DM患者的飲食干預必須尊從其飲食習慣。眾多廣州居民有飲茶早餐習慣,退休、賦閑的老年人更有便利的條件融入此種生活氛圍之中,對老年DM患者的飲茶早餐食譜予以適宜干預應該對患者的病情有益。為此,我們進行了一些粗淺的嘗試,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我院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廣東早餐飲食習慣對老年糖尿病血糖水平和胰島功能的影響”(專題:糖尿病相關疾病研究及綜合防治;項目編號:201300000175)入選的老年DM患者18例,男6例、女12例,年齡55~84歲(平均710歲),其中13例正在接受胰島素治療。對象納入標準:男≥60歲、女≥55歲的廣州市常駐人口;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有飲早茶習慣,每周飲早茶天數≥5天;知情同意。對象排除標準:因精神障礙、老年癡呆、認知障礙等而意識不清者;患有惡性腫瘤、嚴重心衰、腎衰、肝臟疾病等;合并感染、酮癥酸中毒、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等嚴重糖尿病并發癥。
1.2 飲茶早餐食譜干預 按入選患者體重將其分為≥60 kg和<60 kg兩組,在生肉包、蝦餃、鯪魚蛋角、麥粒齋包、叉燒包、蘿卜糕、牛肉燒賣、白灼生菜、蒸排骨、番茄雞蛋拌面、瘦肉粥、凈云吞、韭菜蒸餃等飲茶早餐食譜中,依總熱量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三大要素分配以及各人飲食習慣安排相應早餐食譜。受試半月時間內,體重≥60 kg者,早餐食譜熱量控制在1 608~1 796 kJ之間(1 705±57),體重<60 kg者早餐食譜熱量控制在1 430~1 617之間(1 501±49 kJ)。實驗食譜中選取的早茶點心是采購定型包裝食品,根據包裝上顯示的單位熱量,按實際食用的數量進行計算。食品熱量=單位熱量×攝入數量。其他食堂提供的蔬菜等非定型包裝食物,是根據可食用部分的單位熱量,按實際食用的數量進行計算。食品熱量=可食用部分單位熱量×攝入數量。
1.3 血糖檢測樣本采集 早餐食譜控制前樣本:患者在未控制總熱量飲茶早餐前及后30、120 min時靜脈采血約2 mL;早餐食譜控制后樣本:在早餐食譜控制實施10天后飲茶早餐前及后30、120 min時靜脈采血約2 mL。
1.4 血糖檢測 應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葡萄糖定量檢測試劑(江蘇英諾醫療技術有限公司產品)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進行。具體操作嚴格按試劑與儀器操作說明書進行。
1.5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9.0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早餐食譜控制前后早餐前及后30、120 min時患者血糖水平的(±s),(mmol/L);對每一時點的血糖水平資料進行頻率-頻率圖示法(P-P plot)正態性檢驗;依據正態性檢驗結果,采用t檢驗(正態分布時)或Wilcoxon符號秩和檢驗(非正態分布時)對患者飲茶早餐食譜控制前及控制后第10天的空腹與早餐后30、120 min的血糖水平進行兩樣本均數比較的假設檢驗。
2 結果
2.1 控制早餐食譜前后的空腹與早餐后30、120 min的血糖水平 經頻率-頻率圖示法(P-P plot)分析顯示各時點血糖水平服從正態分布。見表1。
表1 18位受試患者控制早餐食譜前后的空腹與早餐后30、120 min的血糖水平
(mmol/L)
病例 |
性別 |
年齡 |
控制前 |
控制后 |
|
序號 |
|
|
空腹 |
30 min |
120 min |
空腹 |
30 min |
120 min |
1 |
男 |
65 |
11.21 |
14.89 |
17.67 |
8.00 |
13.20 |
8.13 |
2 |
男 |
69 |
7.20 |
13.26 |
9.51 |
7.27 |
12.60 |
8.31 |
3 |
女 |
63 |
7.99 |
11.98 |
12.77 |
8.46 |
13.20 |
9.47 |
41) |
女 |
66 |
16.73 |
18.07 |
24.11 |
11.35 |
11.90 |
15.06 |
5 |
女 |
78 |
9.50 |
15.70 |
17.80 |
9.32 |
12.40 |
11.56 |
61) |
男 |
73 |
9.36 |
10.50 |
13.67 |
7.45 |
12.80 |
14.42 |
71) |
女 |
69 |
6.95 |
11.56 |
4.14 |
7.00 |
11.10 |
4.30 |
81) |
女 |
57 |
8.91 |
9.38 |
12.38 |
9.43 |
10.63 |
9.72 |
91) |
女 |
55 |
7.04 |
12.25 |
7.65 |
7.04 |
11.04 |
6.65 |
101) |
女 |
78 |
8.15 |
13.13 |
11.49 |
9.03 |
10.61 |
9.45 |
111) |
男 |
82 |
14.54 |
15.19 |
12.09 |
9.80 |
9.94 |
6.34 |
12 |
男 |
68 |
7.88 |
15.92 |
11.68 |
10.43 |
16.34 |
13.51 |
131) |
女 |
82 |
5.17 |
8.25 |
6.18 |
4.89 |
5.31 |
5.10 |
141) |
女 |
79 |
5.32 |
9.10 |
6.16 |
5.19 |
7.05 |
5.37 |
151) |
男 |
75 |
11.26 |
17.12 |
22.79 |
9.02 |
13.67 |
9.42 |
161) |
女 |
77 |
5.54 |
10.98 |
5.37 |
4.93 |
7.00 |
4.62 |
171) |
女 |
84 |
7.76 |
9.20 |
7.74 |
11.54 |
12.57 |
10.55 |
181) |
女 |
55 |
5.22 |
9.13 |
6.31 |
4.91 |
7.88 |
5.23 |
注:1)為正在接受胰島素治療的DM患者
2.2 控制早餐食譜前后的空腹與早餐后30、120 min的血糖均值水平 控制早餐食譜前均值分別為 (865±315)、(1253±304)和(1164±584)mmol/L,控制早餐食譜后第10~13天后其在相同檢測時點檢測的血糖水平均值分別為(806±215)、(1107±278)和(873±337)mmol/L。經t檢驗顯示:控制前及控制后第10天的空腹血糖水平無統計學差異(t=1114,p=0281),控制后早餐30、120 min的血糖水平則顯著低于控制之前(t、p值分別為2430、0026和2879、0010)。
3 討論
正常情況下人體血糖濃度始終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產生波動,其水平處決于血液葡萄糖增加與組織利用的速率。對于DM患者,要想使其血糖維持在正常或不太高的水平,只有通過降低機體葡萄糖的產生能力或增加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兩種途徑來實現。目前DM的綜合治療措施均循此而立:胰島素治療或服用降糖藥可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并加以利用,同時抑制糖異生作用,從產生與利用雙方向控制血糖水平;以“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為原則的飲食治療可減少機體葡萄糖的合成以降低血糖;運動療法則可通過增加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血糖狀況。對于老年DM患者,就身體的綜合狀況而言,運動療法過程存在相對較多的不測風險,飲食治療則顯得尤為重要。
DM患者飲食治療的目標是在保證患者正常生活的前提下,糾正已經發生的代謝紊亂,減輕胰腺β細胞負擔,從而延緩并減輕DM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提高生活質量。但許多DM患者對于其飲食存在不少誤區,如全素食、少主食等[4]。這不僅不會提高患者生存質量,而且會因營養不良而導致患者身體健康狀況進一步惡化。筆者認為:既然DM不能根治,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即為首要目標,所有治療方法必須遵從之;作為飲食治療方法,尊重患者多年來業已形成的飲食生活習慣是保證其生活質量的基本,本研究即以此思維而設計。本研究結果表明:對有飲廣州早茶習慣老年DM患者對飲茶早餐食譜進行適當控制可顯著降低其餐后血糖水平,可以達到其它飲食療法同樣的功效[5]。
(下轉第156頁)(上接第154頁)
當然,我們的研究還顯得十分粗糙和膚淺。盡管前期我們納入了較多的研究病例對象,但能按項目設計要求完成研究的病例樣本較小。在后續研究過程中,擬通過被證明有效的家屬參與的健康教育方法[6]獲得更多的觀察病例。另外,僅對老年DM患者的飲茶早餐食譜而非全天候的飲食進行適當控制,而且其它方面的治療情況也未詳盡考察,這也許是本研究中控制前及控制后第10天的空腹血糖水平無統計學差異的原因。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會力圖克服目前尚存的不足。
參考文獻
[1] 龔文華.臨床糖尿病學[M].浙江: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4:1-34.
[2] 張金慧,呂陽梅,馬 燕,等. 新型飲食療法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預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0):739-741.
[3] DEER J, KOSKA J, OZIAS M,et al. Dietary models of insulin resistance[J]. Metabolism, 2015,64(2):163-171.
[4] 姚建軍.糖尿病飲食治療的原則及誤區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3,13(3): 41, 57.
[5] 陳紅濤,宋小花,孟共林. 糖尿病患者飲食療法的護理干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5):426-427.
[6] 邵宇英. 家屬參與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臨床護理雜志,2014,13(5):2-4.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版權均屬于現代醫院雜志社,轉載、摘編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應注明"來源出處:《現代醫院》雜志社"。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如有疑問和問題請聯系現代醫院雜志社服務熱線:020-83310901 83310902